分享一下最近的心情:
OOXX的社員愈來愈強, 大老(Steven)在鐵人三項頻頻上台領獎, 女社員(Kelly and Claire)在全馬的表現也是超越了男社員的成績, 真是令人驚呼不已, 想想那天被女社員輕易的蹍過也不要太訝異.
最近看完了超馬之神-Scott Jurek的新書”跑得過一切”(Eat & Run), 閱讀的過程彷彿身歷超馬的比賽, 除了感受到超馬的艱難, 也能知道超馬之神跑步的心路歷程, 並看到了他飲食的改變, 我想能不能吃素是要靠緣份的, 時間到了想擋也擋不住, 現在強求也是枉然.
Scott前言提到:
在這本書裡,我不是要告訴各位一些鼓勵的說法,或讓你們很勵志很振奮的故事,也無意說些「只要相信自己,就可以達成目標」之類的話。
相反地,我要呈現的是──而且字字句句都是真的──我是如何從內到外、從頭到腳改變自己的,還有,你要怎麼樣才能變得跟我一樣。無論你是馬拉松選手或是週末的業餘跑者,不管你喜歡游泳或是騎腳踏車、無論你的體型是胖是瘦,你都可以達成目標。因為,我就是這樣做到的。
我的故事你可能覺得好像在哪裡聽過,雖然有些細節不一樣(除非你和我一樣,都曾經臉朝下趴在加州的死亡谷底),但我心底的那份渴望你一定瞭解。我的故事,和那些曾經遭遇困境的人一樣,也和那些懷抱遠大夢想、希望更加精進的人一樣。
我曾經跌到谷底。例如幾年前,我被困在地表上海拔高度最低、氣溫又最高的地方。這個地點,就是我故事的起點。你的故事,也會從這裡開始。
我想引用國內年輕跑者張嘉哲的感言:
史考特是一位誠實的跑者,不加油添醋的文字,如有機蔬菜乾淨俐落。
史考特不只是一位跑者,更是一位詩人,就如他寫到:女妖唱著,休息一會兒吧,你才跑過一座山,不用再跑另一座。
每位跑步的最初心態, 基本上就是一個輕鬆的心情:
想減重?
想保持年輕活力?
想維持輕盈的體型?
想保有散發迷人的魅力?
想保有健康的體質?
還是大病初癒?
有太多可以想像
進而因為練習或比賽的過程, 產生了興趣或是多了腦內啡(endorphin), 使得跑步成為生活的一部份,進而變成所謂的跑步癡(定義如下):
如果每有一項給1分,我應該有24分, 15分就是重症者.
轉貼自http://www.don1don.com/archives/14287
1. 會記錄自己每天的跑步距離, 並且會列出每個月或每周的跑步目標距離, 近幾年看看FB上的跑友們, 每周跑50K沒甚麼, 跑100K算還可以, 還有人每周跑200, 300KM, 真是恐怖~~
2. 若有2天以上沒有跑步, 就深深覺得有罪惡感, 尤其看到別人在跑步, 自己沒有跑, 更是罪惡到睡不著…
3. 看到電視上轉播馬拉松或跑步賽事, 一看完馬上就想出去跑一跑..
4. 只要看到路上有人穿著跑步鞋或跑步服裝, 就不自覺會多看兩眼, 而且感到特別親近。
5. 只要看到網路上或書籍內有提到如何可以提升跑步速度或耐力的飲食或訓練方法, 不管到底是真是假, 總之一定會去試試看。
6. 每周一到公司打開電腦第一件事, 就是準備報名某場賽事或是尋找周末的比賽照片。
7. 行事曆上面總是寫滿了每周要參加賽事的日期, 或是跟朋友要約哪裡跑步的行程。
8. 曾經發生過在電腦前好不容易報名完成某場賽事之後, 馬上發現自己當天早就報名了另外一場賽事, 或是當天是小孩的畢業典禮, 根本不可能去跑。
9. 可以在一分鐘內馬上唸出15場以上的賽事名稱。
10. 不管在家裡還是出門, 上衣總是穿著各項賽事的紀念背心或T恤, 衣櫃內也是塞滿比賽紀念衣服與毛巾…
11. 家庭旅遊總是跟運動賽事結合在一起。
12. 自己小孩的名字跟馬拉松賽事有相關, 像是姓李的兒子叫做李成樹(里程數), 姓張的取做張嘉哲, 生雙胞胎兒子的一個名字叫做川內, 另一個叫做優輝…
13. 跑步時候若看到腳踏車經過, 會想跟他拼一下速度, 即使對方只是個小孩子…
14. FB的朋友中, 有八成以上大頭貼都是用自己跑步的照片(或鐵人比賽的..)
15. 腳受傷去看醫生的時候, 醫生建議要全休幾周, 你總是跟醫生說"我不可能全休, 能不能輕鬆跑一下阿??!!", 持續不斷跟醫生討價還價, 好像不跑會死人一樣..
16. 下大雨或是出大太陽的中午時分, 出去跑步回來一定會覺得很驕傲, 然後PO上FB接受大家的讚揚. 即使大家的回覆通常都是"你瘋了~"之類, 還是覺得很爽~~
17. 若有剛剛認識的工作上的同事或是客戶, 自我介紹說"我也有在跑馬拉松", 就會覺得這個人一定可以相信…
18. 即使出差或旅遊, 旅行箱內一定有一套跑步裝備。
19. 出國逛街一定不會錯過去找當地的運動用品店, 只要看到台灣沒有賣的鞋子或裝備, 再貴也要買回來~~
20. 聽到42這個數字, 耳朵會突然變大..
21. 如果聽到沒有跑步的人口中說出LSD會覺得相當驚訝. (後來才知道他講的LSD是指一種迷幻藥..)
22. 如果有家人或同事跟你問說從市政府到總統府要多久, 你會回答用跑的話30分內就會到…
23. 鞋櫃裡的跑鞋數量很多, 而且會細分為練習鞋與跑步鞋, 即使自己知道二種鞋其實跑起來成績都差不多..
24. 若在比賽創下PB之後, 一定會買個運動裝備犒賞自己一下。
25. 想不起來自己的初吻的時間地點, 但是卻馬上可以答出自己初馬是哪一年的哪一場比賽…
每每看到前述特質, 自己不免都要噗嗤的笑了出來…….
跑步是單純的, 那飲食應該也可以是單純的, 蛋白質的攝取可以由豆類取得, 想想似乎也可以改變一下, 多得輕食或素食, 身體也可以更輕鬆點.
改變飲食, 不單是為了跑更快或跑更久, 而是為了讓自己擁有更合適的體質, 去從事自己喜歡的運動.每位跑者最怕的不是報不到名, 而是受傷不能跑, 單單坐著不動或休養, 就是一件很殘酷的事.
跑步會讓一個人改變:
工作上的不如意或困境, 會因為跑步時散發的腦內啡而得解?
會更樂觀, 勇於面對新的挑戰?
會因為身型變佳而信心大增?
會因為身體健康而心情愉快?
會因為每每突破自己的極限而振奮不已?
會因為與自己賽跑的人而更了解自己?
會因為參加路跑, 而找到自己心儀的另一半?
還是因為路跑, 忽略了另一半, 導致感情生變?
還是女的變得更Man, 男得變得有點娘?
不管是如何, 跑者的故事永遠是推陳出新, 只能說, 讓我繼續看下去.